> 文章列表 > “大儒不学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大儒不学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大儒不学”的出处是哪里

大儒不学”出自宋代释师范的《颂古四十四首》。

“大儒不学”全诗

《颂古四十四首》

宋代 释师范

大匠不巧,大儒不学。

动辄中方圆,举皆成礼乐

堪笑乡村卖卜人,徒劳鑽破乌龟壳。

《颂古四十四首》释师范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颂古四十四首》是宋代释师范的一首诗词,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中文译文:

大匠不巧,大儒不学。

动辄中方圆,举皆成礼乐。

堪笑乡村卖卜人,徒劳钻破乌龟壳。

诗意:

这首诗词通过对大匠和大儒的描述,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评。诗人认为,大匠(指工匠、手艺人)虽然技艺高超,但缺乏创新的才能;大儒(指学者、士人)虽然有学问,但缺乏实际能力。他们常常追求表面的形式,过分注重礼乐等仪式性的事物,而忽视了真正的实质和内涵。

赏析:

这首诗词以反讽和讽刺的手法,揭示了一种社会现象。大匠和大儒都代表了当时社会的某种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。大匠虽然精通技艺,但缺乏创新精神,只会按照既定的模式工作,无法超越自己的能力范围。大儒则过分注重礼乐,将形式当作目的,忽视了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发展。

诗人通过对乡村卖卜人的描写,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现象的荒谬性。乡村卖卜人只会徒劳地钻破乌龟壳,这里可以理解为他们只会墨守成规、追求虚无的东西,却无法真正了解世界的本质和真相。

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浮躁和形式主义的批评,呼吁人们要注重实际、追求真理和内涵,而不是被表面的形式所迷惑。这种批评精神在宋代文人中较为常见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的某种现象。

淄博二手交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