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射科速化谁无术”的出处是哪里
“射科速化谁无术”这句诗出自宋代杨万里的《送曾秀才归永丰》,说的是科举考试中那些为了应付考试而走捷径、不懂真功夫的读书人。杨万里借这句诗讽刺了当时科举制度趋于机械化、缺乏实际内容的现象,也透露出对读书人浮躁心态的不满。
这句诗让我想到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:为什么在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下,会出现“射科速化”的现象?这不仅仅是一个考试问题,更是一个社会问题。科举制度本应选拔人才,却因为考试内容固定、形式僵化,导致很多人不学实用的知识,只顾着钻科举考试的“套路”。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的某些领域是否也存在呢?比如一些职业资格考试、学校考试,是否也存在形式化、标准化严重的问题?
再进一步思考,如果把“射科速化”换成当代的“应试教育”,是否会让人更加有共鸣?考试应该是选拔人才的手段,而不是目的。古人为了应付考试而失去真才实学,现人为了考试而失去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,这两者是不是有什么相似的地方?
“射科速化谁无术”出自宋代杨万里的《送曾秀才归永丰》。
“射科速化谁无术”全诗
《送曾秀才归永丰》
宋代 杨万里
白白茅柴强作春,青青灯火夜相亲。
超然侣子真翘楚,旧矣逢人诵过秦。
觅举不应专嗜古,能文安得却嫌贫。
射科速化谁无术,误向南溪更问津。
作者简介(杨万里)
杨万里,字廷秀,号诚斋,男,汉族。吉州吉水(今江西省吉水县)人。南宋杰出诗人,与尤袤、范成大、陆游合称南宋“中兴四大诗人”、“南宋四大家”。